看懂保险公司——内含价值公司 - 北方时报

看懂保险公司——内含价值
2020-02-10 14:59:32   来源:    
评论:0

  来源:雪球  这里以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介绍内含价值,个别地方会对过于繁琐的内容进行简化。  一、概述  内含价值,本质上就是保
  来源:雪球

  这里以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介绍内含价值,个别地方会对过于繁琐的内容进行简化。

  一、概述

  内含价值,本质上就是保险公司的清算价值。清算就是把公司以后不再经营了,把现有财产分完。对于一般制造业公司,清算分为三步,第一步卖资产,第二步偿还负债,第三步将偿债剩余资金分配给股东。对于保险公司,第二步比较特殊,因为保单大都是长期的,在保险公司清算的时候,有的保单可能5年后到期,有的可能10年后到期,虽然保险公司在当年清算,但这些保单还要继续维持,直到全部到期。这些保单会产生利润,这也是内含价值与净资产最大的区别,即净资产不含有这部分利润,内含价值要考虑这部分利润。

  所以,内含价值与净资产针对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,净资产是股东投入了多少钱,而内含价值回答的问题是如果保险公司发生清算,股东能分得多少钱。

  如果一家保险公司进行清算,股东能够分到的钱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是原有投资的收回,第二部分是现有保单的未来利润(注意,仅仅是现有保单的未来利润,没有以后年度新增保单未来的利润了,因为保险公司要清算,意味着停止经营,不会有新增保单)。但是,后面会以案例说明,由于股东不是在清算当年立刻拿到这两笔钱,而是在现有保单到期的过程中陆续获得这些钱,而且在这一期间必须留有一部分资本金放在保险公司,虽然这部分资本金能够收回来,但会有货币时间价值,这部分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叫做“持有偿付能力额度的成本”。所以,内含价值 = 调整后净资产 + 有效业务价值 - 持有偿付能力额度的成本。其中,“调整后净资产”可以视作原有投资的收回(实际计算更为复杂,这里先简化理解),“有效业务价值”即现有保单未来利润的现值。

  二、调整后净资产

  根据“资产 = 负债 + 净资产”这一公式,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,得到调整后净资产,因此,调整后净资产 = 调整后资产 - 调整后负债。

  调整后资产:保险公司的资产绝大多数高流动性的股票、债券,变现相对容易,将这些股票、债券按照其市场价值调整,就得到调整后资产。

  调整后负债: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准备金,准备金即预计未来赔付的现金流出的现值,是保险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。但是,在计算内含价值时,需使用监管要求的法定准则,而非会计准则,对这部分准备金采用进行调整。

  最后,用调整后资产减去调整后负债,就得到调整后净资产。调整后净资产与原来的净资产相比,差异不会太大。

  三、有效业务价值

  有效业务价值是现有保单未来利润的现值。

 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自于保单,而保单是持续多年交费的,比如卖出一张10年交费的保单,这张保单在未来的10年每年都会带来现金流入,因此这张保单的利润在以后实现。这部分利润又没有在净资产中反映,所以在清算时,必须考虑已销售保单未来的利润。

  四、持有偿付能力额度的成本

  这个概念稍微复杂些,需要关注两个问题。

  第一个问题是保险公司虽然清算了,但对于已销售未到期的保单,还要维持到保单结束的那一天,从而保护投保人的利益。

  第二个问题是偿付能力。偿付能力对于保险公司的生存极其重要,而且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自由现金流。偿付能力包含的内容非常庞杂,即使删繁就简,估计也要几篇文才能说明白,将在以后进行详细介绍。

  总之,为了保护投保人,保险公司的股东必须留一部分钱在保险公司,这部分钱就会产生“持有偿付能力额度的成本”,接下来举例说明。

  五、案例演示

  保险公司的股东最初投入了20亿,然后销售了80亿的保单。这80亿来自投保人,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负债,所以这家公司总共有100亿的资产,其中80亿负债(严格来说按照计提准备金作为负债,这里为了简便,暂不考虑),20亿净资产。

  现在要清算这家保险公司。100亿的资产,主要是高流动性的股票、债券,其中债券又占绝大多数,变现相对容易,因此这100亿的资产基本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变现,假设可以收回100亿。这100亿要先清偿负债,这些负债就是已销售的保单,这里假设10年中陆续到期清偿,因此这家保险公司还要维持10年。这里最大的问题是,在维持过程中,保险公司的股东不能把钱都拿走,必须留下一部分,作为资本金,目的是为了保证保险公司有足够的支付给投保人,这部分资本金叫做“偿付能力额度”。至于具体需要多少钱,要根据银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相关规则计算,假设需要保留10个亿。也就是说,在清算的第一年,保单负债80亿,持有10亿偿付能力额度,也就是10亿资本金。到了第二年,有一部分保单到期了,还剩70亿保单负债,根据偿付能力规则,保单负债越少,持有的偿付能力额度就越低。这个不难理解,既然负债少了,用于保护负债的资本金也可以减少。现在保单负债变为70亿,持有的偿付能力额度可以从10亿减少到9亿,减少的1个亿,可以分配给股东。从第二年往后,保单陆续到期,直到第十年全部到期,负债变为0,此时持有的偿付能力额度变为0。在这10年中,保单负债从80亿逐渐变为0,持有的偿付能力额度,从10亿逐渐变为0,也就是说股东在这10年中逐渐拿回10亿。股东拿到的钱还有一项,就是这80亿保单负债逐渐到期所释放的利润,假设10年一共产生5亿利润。

  因此,从清算当年直到10年后所有保单全部到期,股东可以拿到两部分钱。第一部分是20亿的净资产可以收回,第二部分是现有保单产生的利润,假设5亿,可以拿到。但是,由于必须在保险公司留存一部分资本金,作为偿付能力额度,这部分钱有货币时间价值,会有损失,即“持有偿付能力额度的成本”。这里强调一下,偿付能力额度本身不是成本,因为可以收回来,但这部分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,是成本。股东是在10年中陆续获得20亿净资产+5亿现有保单的利润,共25亿,而不是在清算当年立刻拿到25亿。

  这里以中国平安2018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为例:

  中国平安2018年末内含价值为10025亿元,其中调整后净资产6022亿元(与调账前的净资产6836相比变动不大),有效业务价值为4356亿元,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为-353亿元。

  六、内含价值估值的优点和局限性

  在估值方面,内含价值比净资产更为靠谱。下表是根据当前市值对平安、太保、新华2018年末的内含价值估值(市值P除以内含价值EV,单位为人民币亿元):

  可见,当前除了平安的市值超过了内含价值,达到1.5倍,太保和新华的市值都低于内含价值。

  但内含价值估值也有很大的局限性。由于内含价值当中的有效业务价值是现有保单未来利润的现值,没有考虑未来销售的保单所带来的利润,因此内含价值无法体现未来的自由现金流。为了弥补这一缺点,有一种方法是EV+NBV*n,NBV是未来一年的新业务价值,也就是新增业务未来利润的限值,再乘以n倍,从而与未来n年的利润结合,但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,一是如何确定n是比较棘手的问题,二是逻辑上不合理,EV意味着清算,就不能再继续经营,也就不应该有NBV。

  作者:山上有水链接:https://xueqiu.com/5075032665/140513192来源: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
免责声明: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。